第二十九章 福建事变 (第1/2页)
时光如电,岁月如梭。一转眼就到了33年年底,在33年的11月20日的时候,又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。
这就是由陈铭枢、蔡听廷锴发动的“福建事变”。
他们在福建发表通电,宣布成立“中华共和国”,并邀请各界爱国人士,来福建共商救国大计。
一二八凇沪抗战以后,西方列强都知道了背着斗笠、一身灰军装的19路军,在西方列强的眼里,他们成了中国优秀军人的化身。
而蒋委员长却对这支不受节制的军队感到了头疼,蒋介石以19路军“违令”抗日为由,下令给19路军,让他们1个师调江西,一个师调武汉,一个师调安徽,19路军总部暂留南京。
显然,这是蒋委员长要*19路军。蔡廷锴坚决的抵制了蒋介石的命令,使蒋介石吃掉19路军的阴谋未能得逞。数日之后,蒋介石下令,19路军全军即刻调往闽南,参加剿共。
19路军从上海撤退到福建以后,由蔡廷凯兼任了福建省主席,负责从福建向红军发起攻击。19路军在福建与红军作战,最初取得了一些胜果。占据了部分的红军根据地。可是后来在红军彭德怀部的拼死搏杀下,遭受了极大的损失。
蔡廷锴不得不坐下来与红军展开谈判,商量双方的停火事宜。
11月18日,由陈铭枢提议在厦门召开了19路军的紧急秘密会议。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元老李济深、陈铭枢、蔡廷锴、蒋光鼐、陈友仁等,19路军各军的军长、参谋长也列席了会议。
他们一致通过了共举义旗反蒋抗日的决定,只是在发难的时间上争论不休。以蔡廷锴为首的军官们主张,把发难的时间往后推迟一两个月。
理由是:一、19路军不少军官的态度还十分暧昧,除了大部分对事变保持缄默外,还有少部分人是持反对意见的。
二、部队尚未调集,防务尚未调整。
三、军队内暗藏的蒋系内奸,还没有来得急肃清。所以蔡廷锴坚持不急于竖旗反蒋,造成不利于19路军的局面。而陈铭枢则认为现在是竖旗反蒋的最佳时间,如今蒋介石正在组织嫡系中央军,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,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来对付19路军。
最后在陈铭枢的极力劝说下,蔡廷锴表示愿率19路军将士竖旗反蒋。
福建事变爆发后,蒋介石立即停止了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。他紧急发布了针对19路军的《讨逆令》,抽掉了10大军扑向福建。
19路军在蔡廷锴的指挥下,与10万讨逆军发生了激战。12月4日,蔡廷锴给红军发去了电报,希望于红军竭诚合作,共同抵抗蒋介石的围剿。
可是此时的红军在公产国际的指挥下,根本就不屑与这些地方军阀合作,致使19路军的日子更加的举步为艰。
1934年1月4日,经过一个月的艰苦激战,延平、古田、福州先后失守。蔡廷锴率领19路军主力退守漳州和泉州,这时的19路军已经是兵无斗志,将无战心了,一些人偷偷的开始私下里和蒋介石联系,为自己谋求后路了。
蔡廷锴对目前的战局感到了十分的沮丧,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,苦苦的寻找着扭转战局的办法。
1月13日,中华共和国政府宣布停止办公,迁都福建漳州。蒋光鼐、李济深等福建事变的领导人先到漳州,途径龙岩进入了广东,试图和两广取得联系,希望他们加入到反蒋的阵营里来。
就在福建事变的前夕,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,还与19路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就在中华共和国宣布成立的当天还发来了贺电,表示极力的支持19路军反蒋抗日的举动,他们声称将为19路军提供援助,必要时可出兵支援。可是如今两广的态度却急转直下,对19路军的求助不与理睬。李济深在广州游说了多日,也未曾取得任何的进展。
1月16日,广东的陈济棠发表通电,表示支持国民政府的平叛行动,并敦促19路军将士不要与中央为敌,尽快的放下武器接受中央的改编。
1月17日,广西的李宗仁也发表了通电,再次敦促蔡廷锴放弃反蒋抗日的主张,不要与中央和人民为敌,采用和平的方式结束福建事变。
李济深等人发现两广已经完全被蒋介石收买了,已经从反蒋抗日的盟友,转变成了拥蒋讨逆的敌人。他放弃了与两广合作的想法,从广州逃往香港,以躲避蒋介石的追杀。李济深逃亡之后,蒋光鼐、陈铭枢、陈友仁也化装潜入广东,然后也辗转逃到了香港,他们在香港给蔡廷锴发来电报,希望蔡廷锴继续率领19路死守漳州和泉州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